地热开发利用提上日程

国内地热资源丰富,根据国土资源部在“十二五”期间的地质调查,中国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26 亿吨标准煤,京津翼地区年可开采量折合3.43 亿吨标准煤,可基本满足该地区供暖制冷需求。

国内地热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早。20 世纪70 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世界各国开始将新能源开发作为战略目标,而地热因分布广、可直接利用等特点,受到分外重视。中国也是于此时开始地热普查、勘探和利用,建成7 个中低温地热能电站。

据Statistical Review World Energy 数据,截至2015 年底,中国仅西藏、河北、广东建有地热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7.28 兆瓦,排名世界第18 位。

国内地热能供暖技术基本成熟,“雄县模式”有望被复制根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中国的浅层和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制冷)技术已基本成熟,浅层地热能南北均有开发,80%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南部;水热型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基本都在北方,南方几乎尚未开发。2015 年底,全国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3.92 亿平方米,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1.02 亿平方米,地热能年利用量约2000 万吨标准煤。

河北省雄县是国内地热能利用的示范性城市,其地热资源早在上世纪70 年代就被发现。中国石化新星公司和地方政府于2009 年达成合作协议,正式开始规模化开发利用。目前,雄县地热供暖能力达到450 万平方米,覆盖率超过95%。另外,中国石化在河北省的地热开发已发展至容城、博野等15 个市(县),实现供暖面积1500万平方米。我们认为,京津冀地区供暖目前以燃煤供暖为主,在大气环境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地热供暖有望在京津冀地区得到推广,“雄县模式”有望被复制。

首个五年发展规划发布,地热产业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电政策密集出台,地热开发提上日程。近期,相关政策、规划陆续出台,鼓励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地热产业有望进入爆发期。国家能源局同时发布《能源“十三五”

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分别提出地热能利用规模于2020 年达到7000 万吨标煤以上和地热能供热能力于2020 年达到16 亿平方米的目标。2 月6 日,发改委发布。《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 亿平方米,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00MW。地热能首个五年规划,地热能开发利用获得明确的政策支持,正式提上日程。分析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历程,我们预计,在地热开发利用的首个五年规划出台后,地热开发有望取得爆发性高增长。

地热开发利用市场规模达千亿级
根据《地热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的测算,“十三五”期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可拉动投资约1400 亿元,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可拉动投资约800 亿元,地热发电可拉动投资约400 亿元,合计约为2600 亿元。我们认为在《地热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的指引下,地热板块相关公司有望迎来业绩的高增长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