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目开发迈向产业升级 地热能喜迎黄金时代

地热将超越太阳能,成为中国“十三五”期间增长最迅速的可再生能源。“地热不仅可以用在温泉洗浴行业,更是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现实并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指出。

为促进地热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三部委此前联合印发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截至2020年,中国的地热供暖(制冷)面积将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530MW。其中: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7亿平方米,新增水热型地热供暖面积4亿平方米。到2020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地热储量约占全球资源量的六分之一,目前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全国水热型地热资源量折合1.25万亿吨标准煤。据悉,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总量相当于替代化石能源700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7亿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供暖市场方面,京津冀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512人/平方千米,高于全国人口密度142人/平方千米,化石燃料消耗量大,化石能源消耗密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正基于此,地热供暖为当前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一条重要的路径。而在“十三五”时期,随着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南方供暖需求的增长,集中供暖将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因此其利用前景非常可观,是一种现实可行且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初步估算,“十三五”期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可拉动投资约1400亿元,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可拉动投资约800亿元,地热发电可拉动投资约400亿元,合计约2600亿元。此外,地热能开发利用还可带动地热资源勘查评价、钻井、热泵、换热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更为利好的消息是,“在国家发布地热能发展指导意见以及雄县地热现场会以后,地热能开发利用正在实现从点到面、从项目到产业的跨越。”李仰哲进一步指出,“十三五”时期地热能产业还将形成较为完善的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掌握地热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比较完备的地热能开发利用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开展干热岩开发试验工作,建设干热岩示范项目。
而为达成上述地热规划的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中国平均每年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要达到100MW。在此过程中,将探索建立地热能开发的特许经营权招标制度和PPP模式,并且将放开城镇供热市场准入限制,引导地热能开发企业进入城镇供热市场。按照当前政策导向,优先开发浅层地热能资源已成为既定方针,这也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通过地源热泵技术实现地热能供暖将成为行业主流。
随着相关扶持政策的逐渐明朗,行业景气度将不断提升,相关企业将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中国工程院院士汪集此前分析,“十三五”期间如果有5%的供暖通过地热实现,蕴含的商机将超过百亿元。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