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耀峰院士发表重要讲话,地热能在城镇供暖清洁化转型中大有可为

2019年6月5-6日,“未来能源大会(FEC2019)暨第十五届中国能源战略投资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名誉理事长曹耀峰院士做了题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热能开发利用实践》的报告。他表示,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期,推动新型城镇化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地热能在城镇供暖清洁化转型中大有可为。

地热能将取得更大规模推广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地热能最早的国家之一,现在已拥有了规模最大的地热产业。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地热直接利用量达到48435GWh,占据世界范围直接利用总量的30%,年利用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十二五”末我国地热资源年利用2000万吨标煤,地热开发潜力巨大。

曹耀峰院士指出,城镇化快速推进带动我国供暖规模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城镇化率从2001年的37.7%增长到2017年的58.5%。快速城镇化带动我国建筑面积大幅增加,总量已超过600亿平米。在此背景下,供暖面积持续增长,北方地区已形成206亿平米的供暖规模。

2013年以来,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空气污染“红色预警”频发。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界逐渐认识到,除电力行业外,供暖行业清洁化转型刻不容缓。相较其他污染排放源全年稳定排放,供暖的污染排放时间上集中在冬季,是取暖季北方地区污染物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

2016年12月2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要求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去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热则热、宜煤则煤原则推进清洁取暖。曹耀峰院士表示,“总体思路中添加了‘宜热则热’,意味着经过一段时间实践论证,地热供暖得到了肯定认可,未来将取得更大规模的推广。”

曹耀峰院士介绍,自2017年以来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对推动冬季清洁供暖出台了一系列密集政策,诸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的通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等政策。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全面推进为地热能产业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在良好的发展大形势下,地热能已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打造了一批示范工程。曹耀峰举例介绍,4月29日开园的世园会三大主体建筑采用“地热两能+水蓄能+常规能源调峰”的能源方案,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绿色发展新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今年9月30日即将通航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建成后将是国内最大的单项地源热泵系统工程,供暖制冷规模250万平米;北京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采用以“浅层地热能为主,深层地热能为辅,其他清洁能源补充”的能源供给方案,为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群供暖制冷。

能源局将制定“地热管理办法”

加强地热能立法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近年来诸多业内人士不断呼吁要加强地热能立法工作。

2018年11月,徐匡迪、曹耀峰、马永生、汪集暘、多吉等院士联合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壮大我国地热产业的建议》。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针对上述建议致函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征求意见。

曹耀峰院士在会上透露,“现在国家能源局已经会同了各个部委征求意见,现已形成意见回复,对好多问题在动态中得到解决,有些建议已经在纳入计划中。”

对于加快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政策环境而言,曹耀峰院士建言,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新建地热项目或地热代煤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投资补贴;地热供暖项目建议以热量(冷量)为单位进行运行补贴;二是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明确“取热不耗水”的地热项目免征水资源税与资源税;三是完善价格机制。对民用地热供暖(制冷)项目用电执行居民用电价格并实行峰谷电价;按市场化原则确定地热供暖价格;四是发展绿色金融。加强信贷支持;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地热开发企业公开发行(IPO)股票并上市。

同时还有加大资源勘查评价力度。调动多方积极性,提供资金保障。加大基础性地热勘查工作:一是加强大地热流测量工作;二是加大浅层地热资源勘查评价范围;三是加大中深层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深度与精度。

“当前有关单位正在研究布置壮大地热产业的系列方法举措。”曹耀峰院士在会上介绍,国家能源局李凡荣副局长、郭智总经济师等领导组织国家地热能中心、电规总院等单位,已召开了数论地热开发利用推进会议。他还透露,“国家能源局正在推进《地热管理办法》,这是立法的行动,已经开始做技术调研。”

未来能源大会旨在通过组织专业研究和会展活动,探讨“传统能源”向“未来能源”转型融合的趋势,促进能源行业协调、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建立智能化与开放共享的现代能源生态体系。本届大会由中国能源网、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能源Link、未来协同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