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记者获悉,由东方物探研究院乌鲁木齐分院承担的“准噶尔盆地玛湖——沙湾多层系重点区带目标评价”项目近日通过新疆油田公司验收。这个项目有效指导了研究区油气勘探生产工作,标志着东方物探在玛湖特大型油田由储量逐渐转化为产量过程中继续发挥找油找气主力军作用。
玛湖特大型油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砾岩油田,其地质储量超过十亿吨。近年来,东方物探在玛湖勘探开发中持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配合新疆油田为玛湖特大型油田的发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理论创新寻求大场面
上世纪50年代,石油勘探工作者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发现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经过60年的勘探开发形成了15亿吨级的克—乌百里油区。石油勘探家开始将目光聚焦到勘探程度极低的斜坡区,提出“跳出断裂带,走向斜坡区”的勘探理论。80年代末,随着储层改造技术的进步,斜坡区岩性勘探时隔二十年再次被纳入勘探家的视野。
如何通过物探技术攻关搞清前缘相分布范围和优质储层发育规模,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勘探部署。作为中国石油找油找气战略部队,东方物探深感责任重大。按照集团公司玛湖会战部署,及时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玛湖技术攻关项目组,加强“相带刻画和优质储层预测”技术攻关,相继形成了地质、测井、地震“三位一体、四步法”扇三角洲刻画技术,基于敏感曲线的优质储层预测技术,为玛北斜坡亿吨级的控制储量申报提供支撑,拉开了斜坡区砾岩相控大面积勘探的序幕。
特色技术支撑大发现
玛北斜坡勘探实践证明,玛湖砾岩油藏的勘探存在“微小断裂识别、相带边界刻画、优质储层预测”三大地质需求。然而前期大面元三维具有“分辨率低、信噪比低、保幅性差”三大特点,难以满足地质需求。东方物探迎难而上,配合新疆油田公司持续开展可控震源激发试验和技术沉淀,积极推进“目标驱动、地质导向”的处理解释一体化攻关模式,新资料品质得到明显提高。
东方物探研究院乌鲁木齐分院院长于宝利介绍说,我们依托高品质资料,创新形成了三项关键技术。一是多方位多属性微小断裂融合解释技术,二是基于古地貌约束的“岩芯—测井—地震”三位一体扇三角洲沉积相刻画技术,三是以砂砾岩储层岩石物理建模技术为核心的叠前定量描述技术。三项关键技术有效支撑了井位部署和储量的落实,2013~2014年,先后配合油田新发现了艾湖、玛南两大油田,西斜坡百里油区进一步巩固。
2015年,东方物探发挥区带整体评价、物探技术攻关的优势,通过持续研究,在玛湖西斜坡不断拓展的基础上,发现玛东斜坡、玛中平台区具备整体勘探的潜力。然而,玛东斜坡区“甜点+薄储层”预测是东方物探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东方物探研究院乌鲁木齐分院积极攻关,形成了非线性组合“甜点”储层概率叠前反演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甜点储层预测的问题,钻井吻合率达到92%。在玛西斜坡百里油区逐步拓展与巩固的同时,玛东斜坡、玛中平台区相继突破,展现“满凹含油”新局面。
强化攻关实现大突破
2017年以来,东方物探玛湖会战技术专家通过区域基础研究,认为南部上乌尔禾组具备大面积含油宏观地质条件。但二叠系多次波普遍发育,制约了相带刻画和目标精细落实。
乌鲁木齐分院北疆研究室副主任钟厚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加强处理解释一体化攻关,二叠系多次波得到明显压制。同时,持续深化相带刻画技术攻关,发展形成了缓坡型扇三角洲分级刻画技术序列;持续深化储层预测技术攻关,形成了基于地震波形指示的Vp/Vs模拟反演技术,解决了“甜点+薄储层”双重需求,落实了甜点储层发育规模,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的整体发现做出重要贡献。
据悉,在玛湖勘探攻关期间,东方物探主要领导多次组织专家就准噶尔盆地环玛湖地区勘探难题进行把脉会诊,研究院处理解释技术支撑团队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为玛湖勘探攻关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保障。
物探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为探寻玛湖油气大场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可谓实至名归。在玛湖砾岩油藏发现过程中,“两宽一高”地震采集处理、扇体相带刻画、优质储层预测等关键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助推作用。
经过近八年持续勘探,玛湖凹陷已形成十亿吨砾岩油藏群。这是我国石油勘探近十年来的最大成果,也是全球最大的整装砾岩油田,已成为国内原油最重要的上产基地,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